开学第一课:从“心”出发,解锁自主成长密码
“今晚的讲座让我明白,自主成长就是敢做真实的自己,不是用虚假的‘鲜花’迎合外界期待,而是如雄日(动画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主人公)般捧着真实的‘空花盆’,敢于直面‘未发芽的种子’,这是最好的开学礼物。今后,我将运用学到的‘自主成长’方法,让更多人受益。”9月18日晚,校党委书记胡晓娥主讲的“开学第一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学生戴已晨的感悟道出了在场学子的心声。
作为“党委书记讲道理”系列讲座的第三十三讲,本场讲座以“青年大学生如何达成自主成长”为主题,通过真实的成长案例、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让“自主成长”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感可行的力量。
讲座伊始,胡晓娥以分享“中考生考前心态调整”的真实案例切入。面对一名中考生迎考前 “考不好也没所谓” 的消极心态,她以茶为媒,通过48分钟的深度引导,助力其从“喝茶”与“应考”的关联类比中,逐渐将心态转变为“全力以赴”的积极状态,最终考试成绩显著提升。这一前后对比,生动诠释了“自主成长可行且快速有效”。
在“自主成长”实践环节,胡晓娥引导大家开启了“自我觉察 — 自我照见 — 自我和谐” 的沉浸式“自主成长”之旅。从观看动画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中获得直觉启发,到直面自身困惑、在关联类比中寻找答案,再到直观感受内在能量的提升,让大家将抽象的“自主成长”化为可触可感的体验。
随后,在“提升自主成长力”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新生刘志走上讲台成为志愿者,分享了讲座中自主成长的心路历程:“面对寝室人际关系困惑,我一直内耗纠结,通过三阶体验才发现,不敢真实表达‘自己’才是根源 。”胡晓娥耐心倾听,通过层层引导不断助力他提升“自我成长”的深度和广度,刘志最终从 “恐惧暴露”迈向“勇敢面对”,生命能量值也从100跃升至200。分享结束时,他主动走向胡书记,两人温暖拥抱,这一充满力量的瞬间让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在场师生在见证志愿者突破自我的过程中共同提升了生命能量。
讲座最后,胡晓娥带领全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并结合讲座主题寄语学子:“以空盆之诚待己,以成长之力前行”。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仍意犹未尽,纷纷围拢胡老师不愿离去:有的手持笔记请教困惑,有的激动分享“自主成长”实践心得,胡晓娥耐心倾听、温情点拨,现场洋溢着师生真挚交流的热烈氛围。
这场被学子称为“最有温度的思政课”,以学生的真实蜕变印证了“自主成长”的力量,也让“党委书记讲道理”党建思政工作品牌在“以生为本”的实践中愈发鲜活。接下来,各二级学院党组织书记将陆续用“讲道理”方式,面向各自学院开讲“开学第一课”,让自主成长的种子在更多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图/党委宣传部 文 审/督导专员办公室)